客家人一民俗传到海外,百年后成当地特色
编者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文明是团结海内外同胞的精神纽带,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广东民俗的海外传承”专题报道,聚焦一系列广东民俗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故事。
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居銮,诵读着客家方言的华人罗冠乐,遵循“打斋”流程为逝者祝祷。已有十余年“打斋”经验、子承父业的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如今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的客家人仍有着强烈的认祖归宗的念头,坚持要以这种仪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丧礼是民间最普遍的人生重要礼仪之一,历来为客家人所看重。随着历史上大批粤闽地区客家人下南洋,客家传统丧葬仪式也随之传入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诸国。“打斋”作为马来西亚客家人生命礼仪中的重要传统仪式,源自梅州的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花祭仪,并经过上百年的传承和演变,形成在地化特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冷剑波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在居銮,“打斋”已成为彰显客家族群特色的重要仪式。以民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承,不仅极大保留了中华文化特色,更增进了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成为海外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全程提供客家话服务
刚步入而立之年的罗冠乐是客家人,来自马来西亚柔佛州居銮,也是一名“打斋”师父。
罗冠乐的父亲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曾跟随一名来自马六甲州的师父学习“打斋”。他告诉南都记者,他和哥哥自幼陪在父亲身边帮忙处理简单的杂工,耳濡目染,子承父业,最终也成了“打斋”师父。
“打斋”在马来西亚出现的具体时间难以追溯。在罗冠乐的记忆中,只是从行业前辈的口口相传中得知,这一传统民俗实际上最早从中国传入,从马来半岛中部的马六甲州传开。早前业内师父在本地多被称为“喃呒佬”。
马来西亚客家人准备“打斋”仪式。
他向南都记者介绍,在马来西亚,客家“打斋”师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赤溪人为主,向北传至霹雳州、槟城州等北马地区;另一派以惠州、嘉应人为主,往南传入柔佛州,两派稍有区别。在这一过程中,客家丧葬仪式顺应了本土社会的发展,结合马来西亚特色,逐渐形成如今的“打斋”流派。
全程以客家话提供服务,是“打斋”的特色之一。“打斋”师父也分为“大工”“中工”和“小工”。由于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年轻一辈中,罗冠乐成为“大工”。事实上,他在入行之前并不会讲客家话,但由于“打斋”师父必须用客家话唱念,入行之后,他逐渐学会了客家话,现在已熟谙各种腔调的客家方言。
罗冠乐告诉南都记者,从前,一场规模大一些的“打斋”会有七八名资深师父参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仪式出现简化的趋势,现在一场仪式最多有两名资深师父带着学徒进行,仪式从下午两点开始持续到晚上八九点不等。
虽然时长缩短、人手减少,罗冠乐仍感受到,在马来西亚部分地区的客家人仍有着强烈的认祖归宗的念头。“他们还是坚持要以这种仪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传承于梅州香花祭仪
明清以来,许多华人前往南洋地区,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冷剑波向南都记者介绍,客家人从200年前开始移入马来西亚,经过数代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奋斗,既为马来西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基石,同时也确立了客家人在马来西亚不可动摇的地位和影响力。随着客家先民在当地拼搏努力、繁衍生息,客家民间文化也随着迁徙足迹被带到了这里。
冷剑波介绍,随着历史上大批粤闽地区客家人下南洋,客家传统丧葬仪式也随之传入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等地。
据马来西亚民间学者李永球的考证,马来西亚客家人中普遍流行的“打斋”即源自梅州的“做香花”。2017年,冷剑波受邀前往马来西亚柔佛州居銮进行田野调查。在现场观看了多个仪式后,他发现,“打斋”流派和梅州“做香花”的仪式非常接近。
据广东省文化馆资料,盛行于广东省梅州市的香花祭仪,吸收了客家人自中原地区沿承而来的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整个仪式过程富有韵味。其文本中有诗词、山歌、韵诵等形式和体裁的口头文学,其中属于客家山歌体的有近30篇,每篇数十首;还有劝世文和数十段充满客家方言俚语的韵白。
香花佛事有乐曲50多首,主要源于丛林禅乐、道教古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竹板歌等。香花舞蹈有8种,其中属于杂耍的“铙钹花”有30多套,“双龙吐珠”“鲫鱼穿花”属队列舞蹈;“席狮舞”模仿当地民间打狮,演示请狮王驱瘟疫的故事;“莲池舞”演示目莲救母故事。
香花祭仪中的“铙钹花”已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花祭仪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的“席狮舞”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铙钹花”“打莲池”分别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做香花”传入马来西亚的具体时间难以溯源,但罗冠乐从“打斋”老师父口中,也听到过“做香花”的传统。冷剑波则通过对比“打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发现,“打斋”和“做香花”之间有着明显的仪式传承。
冷剑波告诉南都记者,客家人在历史上将这一仪式带入马来西亚,并经过长达一两百年的流传与衍变,显现出不同于原乡的在地特色。
海外展示华人传统文化
“做香花”伴随着客家人走向海外、传至马来西亚,在冷剑波看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马来西亚是一个繁荣,有着多元宗教、种族和文化的国家。保留包括丧葬仪式在内的一些民俗活动,是不同族群对于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表现。”
香花祭仪上的活动。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既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与其他族群文化多元融合,包容发展。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民俗宗教是马来西亚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四大支柱”。
冷剑波向南都记者介绍道,自传入马来西亚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几乎从未有过断层。正因如此,中国民俗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形成其在海外传播最亮丽的一道色彩。
马来西亚因其独特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崇尚多元文化共存的氛围。让冷剑波印象深刻的是,正因处于这样一个多元族群、多元信仰、多元文化的社会之中,马来西亚不同的族群,乃至华人族群中不同的方言群体,都愈发珍惜代表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传承。
尽管“打斋”流派最初的诞生系为适应马来西亚客家人的需求,如今的服务对象也面向整个华人群体,并以其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的态度在不同方言群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由此可见,在居銮,‘打斋’已经成为彰显客家族群特色的一个重要仪式。”
冷剑波告诉南都记者,对于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而言,他们虽然生于斯、长于斯,且绝大部分已经是第三代以上的土生华人,但他们依然有着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罗冠乐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自己客家人的身份有着高度认可。“喝擂茶、吃菜板,我们一直保持着祖上流传的客家人饮食习惯。”
在冷剑波看来,民俗是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打斋”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不仅能保留中华文化特色,不断增进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更向其他族群展示了独属于华人的传统文化。
对于马来西亚客家人而言,“打斋”仪式不仅满足了慎终追远、抚慰人心的精神需求,也是他们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社会,在与其他华人方言群体的竞合中,彰显客家族群特色、坚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诠释文化认同观念的重要表现。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广东民俗的海外传承”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陈燕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何嘉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