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看点】川陕白莲教起义_白莲教起义
1、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
(资料图)
2、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3、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
4、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5、 乾隆后期,白莲教在楚、川、陕三省迅速发展,清廷下令逮捕教中骨干,要求“全教拿获,毋使一名漏网”。
6、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月,各地教首除刘之协等少数人逃脱外,大多被捕。
7、地方官吏乘机勒索,不遂所欲即以邪教治罪;加之为镇压湘、贵苗民起义,徭赋极重,致使大批农民破产,无法生活。
8、刘之协等遂以“官逼民反”为号召,与各地教首约定嘉庆元年三月十日同时起义。
9、因事泄,宜都、枝江张正谟等提前于正月初七日发动,长阳、长乐(今五峰)林之华、覃加耀接踵而起,当阳、来风、竹山、孝感等地亦有人继起响应,并占领当阳,攻破竹山、保康二城。
10、二月初二日,襄阳张汉朝(即张富国)起义于黄龙,姚之富、王聪儿起义于夹河州,河南邓州高均德起义于高家湾。
11、此三支义军于三月间集中于襄阳以北吕堰、双沟地区,迅速发展至数万人。
12、所有起义队伍,不论男女,“都以白布缠头作记认”。
13、清廷为之震惊,急由陕西、广西、山东调兵7000人,会同湖北及四川清军共万余人,由都统水保及湖广总督毕沅等指挥,实行分区围攻。
14、各地白巾军修筑寨垒,据险防守。
15、清军兵少,分散,进攻多受挫。
16、四月,清廷又增调直隶(今河北)、山西兵各2000人,同时命永保统一指挥各军。
17、经两月激战,六月,参将傅成明部在孝感被襄阳白巾军以伏击战全歼。
18、至此,清军“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
19、清廷再增调湖南苗疆兵2万人来援,形势开始逆转。
20、八月,竹山、当阳、枝江各地白巾军寨垒多被攻破。
21、最早起义之张正漠部亦在灌脑湾被歼。
22、仅林之华部仍活动于长阳滋丘一带,襄阳白巾军活动于襄阳北及随州、钟祥一带。
23、清军重兵多在湖北南部,姚之富等遂向北扩展,进至河南唐县(今唐河)一带。
24、清廷又增调山东、直隶及京师健锐、火器营兵6000人来援。
25、 正当清军集中兵力会攻襄阳白巾军时,四川达县徐天德率众数千人,于九月十五日起义于亭子铺;东乡(今宣汉)冷天禄、王三槐起义于莲池沟,巴州(今巴中)罗其清、通江冉文俦等先后响应,共有义军十余支,各有众数千,“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
26、署四川总督英善及成都将军勒礼善率兵进击东乡,在娘娘庙老营湾两次受挫被歼数千,此时白巾军已遍布川东、川北。
27、清军兵力既少,两次被歼后士气又极低。
28、但白巾军既未能相互联合,又未能扩张战果,仍分散守寨,各自为战。
29、四川形势未有更大发展。
30、 襄阳白巾军先在陈家河(襄阳北)以伏击战击败追击清军,后又击败河南巡抚景安所率4000人清军于魏家集(今邓县南),迫其退守南阳。
31、嘉庆帝将永保治罪,改令惠龄统一指挥各军。
32、二年正月,湖南苗疆暂时平定,镇压苗民起义之清军万余人,转用于进攻白巾军,徐天德、王三槐部在金峨寺、香炉坪一带,遭清军重兵围攻,损失严重,仅余2000余人。
33、襄阳白巾军在清军围攻下,亦损失甚重;遂改据守寨垒及硬拚战法为流动游击战法,分三路经河南、陕西向四川作战略性转移。
34、沿途“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伺机以伏击、突袭等战术,痛击追击清军。
35、途经秦岭,大批流民加入,队伍日益壮大,经四月转战,六月二十三日到达东乡,与四川白巾军徐、王部会师。
36、嘉庆帝切责各统兵大臣,再次更换统帅,命陕西总督宜绵取代惠龄统一指挥各军。
37、七月间,清军集中于川东、川北,对白巾军形成包围态势。
38、当地人口稀少,义军数万人食粮难以筹集。
39、襄阳白巾军留一部兵力由李全率领,协同四川白巾军作战,主力分两个梯队重返湖北。
40、姚之富、王聪儿部为一梯队,由奉节出川,在白帝城与阻击清军激战3昼夜,进入巴东、归州(今秭归)地区,乘虚攻下兴山,经保康、南漳向襄阳前进;高均德等部为二梯队,出川后经当阳、远安向荆州(今江陵)前进。
41、清军急调重兵加强荆、襄防务。
42、襄阳白巾军突然回师房县、竹山。
43、八月,在郧西大败明亮部,杀护军统领惠伦及丰伸布。
44、尔后北进陕西。
45、九月,李全部亦至安康。
46、 襄阳白巾军回师荆襄,调动清军主力集中于湖北,四川白巾军压力遂减轻。
47、大批群众加入四川义军,攻占巴州、达州地区许多城镇,声势复振。
48、十一月,襄阳白巾军翻越大巴山,再度进入川北。
49、俟清军集中至通江、太平一带时,再返陕西。
50、清军堵、追均无成效,陷于被动。
51、嘉庆帝第三次易帅,命湖广总督勒保统一指挥各军。
52、三年二月,襄阳白巾军姚之富部进攻郡县(今眉县)不克,李全部经盏厔(今周至)进逼西安,在焦家镇与总兵王文雄部激战失利。
53、两部遂分路向湖北转进。
54、三月,姚之富部在山阳之石河铺、宽坪等处连遭挫折,至三岔河(今陕西镇安东南与郧西交界处)被清军及乡勇包围。
55、激战终日,转战至郧西之却花坡,矢尽援绝,突围未成,全军覆没,姚之富、王聪儿跳崖自杀。
56、李全、高均德两部在两河关(今旬阳西北)、茅坪(今洋县北)等地亦屡次失利,遂西进凤县,经略阳、宁羌(今宁强)入川,五月至仪陇,与罗其清、冉文俦部会合。
57、白巾军全部入川,清廷集中5万兵力,三路进击。
58、在川白巾军,仍多依险筑垒,固守硬拚,遭很大损失。
59、罗其清、冉文俦先后被杀,王三槐被诱俘,仅冷天禄等数部,转移至梁山、忠州及川东地区。
60、四年初,嘉庆帝亲政,总结三年战争教训,在政治、军事上进行调整:撤换作战不力的惠龄、宜绵、景安、秦承恩等领兵大臣;任勒保为经略大臣,统一指挥川、陕、楚、豫、甘五省军队;大力推行乡勇、团练,保甲制度,筑堡团守,坚壁清野,同时采用“剿抚并用”方针,宣传“若能悔罪投诚”,“不咎既往”。
61、白巾军亦接受三年战争教训,放弃固守寨垒战术,改用分散出击与流动作战相结合的战术,开始分路向川西、甘南及陕、楚作大范围的往返流动,以便于保存自己、筹集军粮、扩充人员、争取主动及伺机歼敌。
62、白巾军的多路流动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主动,部队日益壮大,清统兵大臣福宁上奏:“贼以胁从而日增……新起之贼实多于剿除之数”;清军疲于奔命,大量减员。
63、清领兵大臣明亮上奏:“臣自去秋至今,日夜追贼,往返五省,所领兵3000……仅存干余”。
64、嘉庆帝于七月再次更换统帅,将上任仅半年之勒保“逮问治罪”,八月改任额勒登保为经略大臣。
65、额勒登保任经略后,采取“驱各路之贼逼归川北”,然后“聚而歼旃”的作战方针,同时大力推行团练、寨堡及坚壁清野政策。
66、九十月间,张汉朝战死、高均德被俘,徐天德部略有斩获,唯冉文俦之侄冉天元一年来多次击败清军,部队又发展至万余人,活动于大竹地区。
67、十二月间,川北各部白巾军北进陕南,一部由略阳强渡嘉陵江进入甘肃秦州、巩昌地区。
68、清军主力尾随白巾军进入甘陕,冉天元乘虚趋定远,于五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抢渡嘉陵江进入川西,进攻蓬溪县城。
69、四川总督魁伦命总兵朱射斗,率兵3000人驰援,冉天元围城打援,于十九日在老虎岩以伏击战全歼清军,杀朱射斗。
70、部队迅速发展为5万余人,声势大振。
71、德楞泰急从广元、昭化南下增援。
72、冉天元再以后退诱敌、设伏聚歼战术,在江油包围了清军温春、赛冲阿两部,予以歼灭性打击。
73、三月,该部在马蹄岗与清军激战三昼夜,德楞泰仅余亲兵数十人,行将就歼,都司罗思举突率乡勇来援,冉天元被俘,清军反败为胜。
74、冉部万·余,由张子聪等率领,南下太和镇(今射洪),渡过潼河,进入川西富庶地区。
75、成都戒严。
76、嘉庆帝逮魁伦入京,令其自杀,重任勒保为四川总督。
77、 活动于甘肃之高天升、马学理等部白巾军,由阶州(今武都)进入龙安。
78、闰四月,在竹子山口击败清军,杀总兵施缙后再返甘肃;八月间,夜袭陕甘总督长麟于徽县伏家镇,杀将军富成及游击台清阿等官兵千余;九月,进至陕西,在略阳、沔县(今勉县),杀总兵札勒杭阿,在西乡法宝山杀提督王文雄、副将鲍贵等。
79、 活动于湖北之徐天德、樊人杰等部白巾军,转战鄂西北,六月间在南漳马家营击败明亮部,杀总兵王凯等;十月,在远安牛鹿坡击败追击清军,杀总兵李绍祖、参将沈庆春等。
80、 白巾军虽然仍获多次作战胜利,但自身损失很大。
81、自五年夏起,清廷“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等措施逐渐生效,使白巾军在战略上开始转入被动,不仅粮源、兵源日渐减少,而且行动经常受阻,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流动作战,而主要在川、陕、楚边境地区进行出击及流动。
82、六年正月至七月间,在清军连续进击下,各部白巾军仅剩干余或数百、数十人,基本上被限制在南山老林之中。
83、实力较强者,尚有苟文明、樊人杰及蒲景等少数几部。
84、至七年七月时,此三部亦先后被清军歼灭。
85、十二月,额勒登保上报嘉庆帝“大功底成,川、陕、楚著名首逆全数肃清”,实际上尚有多部小支白巾军活动于南山老林进行游击作战。
86、八年二月,清骁将、提督穆克登布深入老林追击,为少数伏击战士格杀。
87、八月,被清廷解散之部分乡勇,参加白巾军,不时向老林以外出击。
88、九月,在西乡附近击败堵击的清军,杀副将朱槐。
89、白巾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又坚持战斗1年余,直至九年九月,最后一位白巾军首领苟文润被叛徒杀害,历时9年的白巾军(白莲教)大起义方告结束。
90、以川、楚、陕白巾军大起义为转折点,清朝开始由盛世走向衰落。
91、 点评:修堡筑寨、固守一地与硬拚的作战指导,是白巾军起义初期被清军各个击破的主要原因;大踏步前进、后退,实施流动作战,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战争主动权,粉碎了清军聚而歼之的战略企图,但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当清军实施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时,即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是白巾军后期终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军合一的组织形式和封建家长制的管理制度,致内部派系林立,战争中缺乏统一领导、计划及各部不能密切协同,亦为白巾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92、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93、 这一点存疑,虽然数字出于清朝的官方户籍档案 因为白莲教起义发生的地区实际上相当小,涉及的不过是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
94、该地区的总人口估计仅为3000-4000万左右 记得采纳啊。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