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双基’·争先锋”系列报道」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党支部:产业路越走越宽 “旅游饭”越吃越香
编者按:强堡垒,争先锋。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行各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以抓好抓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引领推进各领域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解决新问题、实现新突破。贵州日报报刊社拟从7月24日开始,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网端推出“强‘双基’·争先锋”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生动记录、讲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大胆创新、苦干实干、勇于奉献,努力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的先进事迹及创新创业故事。
湘K、渝A、贵C……7月下旬,时值三伏,一辆辆外地车牌的小轿车,陆续驶入修文县六屯镇布依族山寨大木村的停车场。
【资料图】
“还好我提前半个月预定,不然都没有房间了。”来自湖南娄底的粱鸿,在孩子放假后,第一时间收拾行李出发,带着一家老小,与朋友组团来到了大木村,正式开启了愉快的避暑假期。
贵州高校学子在大木村参加红色研学和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大木村位于修文和开阳两县交界处,距离贵遵高速复线十里画廊收费站仅两公里,与桃源河漂流、十里画廊等知名景区相邻,旅游资源丰富。同时,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驻扎在村里,留下了诸多红军标语等红色遗迹。
“我们村的人,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很多村民都入了党,现在村里的党员就有82人。”大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林介绍,2017年,大木村充分利用组织优势,打造“金叶十二栈”民宿品牌,由7名党员带头,采用自主出资和政策补贴的方式,在村里发展12家富有特色的民宿农家乐。
党员李政开办的红峰农家乐,就位于大木村的古银杏树下,有11间客房、50张餐桌,是村里的大型接待点之一。“去年避暑生意也很火爆,全年收入差不多50万元。”李政伸出五个手指头,一脸自豪。
李红林(右)与务工群众一起采摘韭菜苔
为推进省级乡村振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年来,修文县按照“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服务联心”方式,整合省、市、县、镇四级资源,开展了覆盖农旅产业、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党建联建活动。
“贵州大学农学院为村里提供农业产业技术,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仅为我们制定了专业的村庄规划,而且多年来持续派驻干部,投入人力资金帮扶我们打造文旅产业。”李红林介绍,依托客栈党小组打造的“金叶十二栈”成效凸显,主推经济的产业党小组,已经将规划的“三个一千”产业发展目标增加到了“六个一千”。“除了围绕农旅规划打造的‘一千个床位、一千亩韭黄、一千亩林下菌’成功实施外,我们还增加了‘一千亩猕猴桃、一千亩烤烟、一千亩水稻’产业项目。”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派驻大木村第一书记马亶佑介绍,以“粮果菜”为产业发展靶心,目前大木村已探索出一条“龙头企业+村集体+家庭农场”的种植业产业发展道路。
修文和开阳县的群众,在大木村务工
“六个一千”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留守在家的闲置劳动力就业,还吸引了相邻的开阳群众前来务工。“韭黄除草、采摘的时候我都来,每天工资130元。”上个月刚刚拿到4000多元工资,52岁的务工群众曾其美乐滋滋地说。
此外,大木村还依托浓郁的布依族风情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利用“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打造了布依长桌宴、山歌对唱、打糍粑、拦门酒等文旅体验项目。加上至今保存完好的红色文化标语,形成了一个集红色旅游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村寨。2022年,大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今年,大木村旅游年总收入预计达350万元,以韭黄为代表的种植业产业年总收入达2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再创新高。
大木村千亩韭黄产业基地
近年来,大木村先后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五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以及“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最美红军村落”等近10项省级授牌。大木村党支部还被评为2022年全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我们特别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大木村打造的特色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李红林介绍,目前大木村党支部正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力打造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坚
编辑 牟元媛
二审 孙蕙
三审 杨惠
标签: